教师节到了,该不该送礼?这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。北京、上海、江苏等地的十位家长和十位老师,听取了他们对于节日送礼的一些看法。
在大部分家长看来,为了孩子不吃亏,少不了必要的“人情世故”。大部分老师们在收礼与不收之间,也有各自的为难和坚持.尊师重教,人之常情,但很多家长已经将单纯的师生关系社会化、势利化。
而盲目跟风和互相攀比,也使得“礼物”水涨船高。面对家长的“心意”,教师盛情难却之下,拿也不是,躲也不是,最终只能做个顺水人情,即便有愧也有安慰。《论语·述而》中不是黑纸白字写着吗:“子曰:自行束脩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”。
万世师表的孔圣人都不能免俗,何况普通教师呢?按理说教师收礼最容易发现的是学校,但教师收礼不会摆上台面,往往是“你知我知”;另一方面,在生源大战如此激烈的当下,哪个学校愿意自砸牌子,将“失德教师”拖出来示众?
说这个并不代表笔者赞成教师收礼,而是应有个度。比如韩国,他们担心孩子遭歧视也习惯在教师节送“寸志”(即红包)聊表心意;而在丹麦,教师节或教师过生日,学生也会送上可心的礼品……但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数额非常有限,很好地体现了“礼轻情意重”。
们可否拿来所用?比如,允许学生给老师送礼品,也允许教师收礼,但要设限,譬如50元为界,而教师也应以等额礼品回赠。这既体现彼此尊重,也弘扬了礼尚往来的传统美德。但对重礼“来者不拒”,就是师德沦陷了。